各國央行力行量化寬鬆,資金湧向新興亞洲市場,新台幣成為「最強亞幣」。紡織業在疫情及新台幣升值雙重壓力下,今年以來,台股上市櫃的紡織廠公告停業、遣散員工的就有大東中壢廠、南緯台南仁德廠及台南紡織新市廠,未上市櫃的中小型紡織業更慘,業績動輒衰退二十%到五十%,加上第二代接班意願不足,不少中小型紡織業乾脆收攤不做了。
新台幣強勢走升,十月八日收在二十八.九六六元,今年以來升值一.一四元、漲幅逾三%,已直指二○一一年五月五日二十八.六三二元兌一美元的「彭淮南防線」。
雖然我國紡織業的研發與技術能力領先全球,但七十%應用在服飾領域,卅%應用在工業用布、汽車、輪胎、防疫等產業用紡織品,且外銷歐美超過五十%,歐美疫情嚴峻且反覆,大型運動賽事因疫情暫停,嚴重衝擊我國紡織業。
絲織公會指出,今年上市櫃公司的紡織廠營收衰退十%起跳,但未上市櫃中小型工廠營收衰退至少二十到五十%;近來新台幣強升,更是在業者「傷口上灑鹽」,大廠還可降低美元部位、同時以遠期操作避險,但有不少中小型業者已面臨收攤壓力。
今年以來,光公告停業、遣散員工的上市櫃紡織廠就有大東中壢廠、南緯台南仁德廠、台南紡織新市廠,部份中小型業者除了市場不好、也苦於沒人接班,乾脆收掉不做了;就算近來紡織市況似有復甦,但中小型業者根本不敢接單,因接進來時價格看起來還可以,若新台幣繼續升值,交貨時匯損把淨利三%都吃掉,出貨時就變賠錢生意。
不敢接單 怕匯損把淨利三%都吃掉
面對匯率波動挑戰,大廠聚陽表示,會向買主收美元、供應商付美元來「自然避險」,也會進行匯率操作避險,今年第四季將會是「最淡」的換季,但預期會優於第一季,有信心可以渡過難關。
新纖坦言,已開始積極用匯率操作避險,「只求虧少一點」,同時發展利基型產品,像環保回收紗、防疫用膠片、電子產品用散熱風扇葉片與食品包材等,以優化產品組合力求永續經營。
文章參考: 自由財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