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別人的阿君是穿西米諾,阮的阿君喂是賣青蚵……。一首「青蚵嫂」唱出台灣西南沿海蚵農的心聲,刻劃出蚵農的辛苦,而隨處丟棄的牡蠣殼也成為西南沿海的特有「景觀」。隨著循環經濟議題夯,全球皆積極發掘新資源或尋找新生產模式,工研院團隊抱持「使命必達」的心態,將牡蠣殼中的碳酸鈣純化、提煉出來應用在藥物賦形劑上,價值由每公斤10元翻轉到上看500元,成功讓「廢棄物升級為寶物」,商機無限大。
台灣人愛吃牡蠣,但牡蠣殼卻衍生台灣一年約12萬公噸的廢棄物問題,讓民眾觀感不佳;隨著近年來循環經濟趨勢夯,如何讓廢棄物翻轉為黃金,也成為政府與工研院欲解決的問題。工研院生醫所組長許振霖表示,過去碳酸鈣都是從大理石直接磨成粉,但因大理石資源愈來愈少,所以才將腦筋「動」到廢棄牡蠣殼上。
工研院研發團隊的鄭慧玲經理指出,以往牡蠣殼已廣泛運用於改良土質的肥料與飼養動物的飼料產品,但因產值不高且易被取代,因此研發團隊不斷發想「若能將碳酸鈣中的雜質再降低,進而提升純度至食品級與藥品級規格,且讓製程更有效率,在製程優化下,不但可產出高附加價值產品,更是生物循環經濟迴路重要來源。」 故在團隊的努力下,現在牡蠣殼製造技術期望能縮短製造程序達到省能及高效率製造,就能提煉成食品級與藥品級碳酸鈣,產值高且市場大。
談起工研院與台糖的合作緣起,許振霖說,台糖公司本身就設立有生技事業部,跟豬隻、生技、廢棄物都息息相關,數年前台糖研究團隊也委託成功大學進行評估研究,發現牡蠣殼中碳酸鈣除可用於建材填充物及油漆、塑膠膜等應用,還可作為錠劑的賦形劑。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報告指出,今年全球賦形劑市場預估約新台幣1,920億元,以年複合成長率5.9%推算,2023年將達2,559億元,若以IEK consulting 報告中碳酸鈣占整體賦形劑市場5%計算,估計2023年碳酸鈣市場將達新台幣129億元,也應證了牡蠣殼價值若成功倍翻,簡直「整殼都是寶」。
也由於台糖事業群的取向與團隊技術「不謀而合」,於是在2017年開啟了雙方合作的契機。許振霖指出,剛開始研究團隊僅有四個人,常常為了討論技術或探查場地,三不五時就南來北返,次數不下數十次,在選址與建廠初期,更與建築師、設備廠商業者不斷來回溝通,在專業室研究的技術同仁心中,「簡直比做研究還折磨」。
不過團隊始終抱持著「使命必達」的初衷,就跟提煉牡蠣殼中的碳酸鈣過程一樣,耐心地磨合、再磨合,至2018年底,台糖的第一期建廠工程終於開工動土,預計今年底就可裝機測試完成,未來一年預估將能消化4萬噸的牡蠣殼,實現了將廢棄物升級為黃金的夢想,也真正為循環經濟與環保盡份心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