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,000棵樹木安裝感測器,預防被風吹倒

2019/06/04 07:39

感測器 sensors 數據分析


香港曾發生多宗塌樹奪命案件,去年超強颱風山竹吹襲香港,除了有大批樹木即時被連根拔起,過後也再有「受傷」樹木倒塌。樹木辦將於今年第三季為全港約8,000棵樹木安裝感測器,包括石墻樹、《古樹名木冊》中的樹木等,當監測到樹幹底部的傾斜情況有異常,系統會向發展局發出提示信號,以便樹藝師及時做檢查。

此項樹木搖動監測系統,正式開幕的「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」,所展示的科技應用之一。創新實驗室由政府資訊科技辦公室於今年4月設立,目的是改善公共服務。

去年《施政報告》提及,將成立「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」為政府部門及資訊科技界提供平台,制訂創新措施提升公共服務質素和效率。(余俊亮攝)

 

 

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表示,日後將不斷更新測試設備,及提供概念驗證,計劃11月的首個周末向公眾免費開放。(余俊亮攝)

超強颱風山竹的影響力仍在。(周立賢攝)

【2018年颱風山竹襲港災情】多區塌樹致路面交通受阻。(資料圖片)

【2018年颱風山竹襲港災情】颱風山竹吹襲過後,四處都是塌樹。(資料圖片)

 

已收到30個政府部門提出服務需求

位於數碼港的新成立「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」,為政府各部門與資訊科技界提供配對平台,中小企和初創公司提交改善公共服務的創新方案或產品,通過平台進行概念驗證、服務試驗後,以供政府採購。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表示,至今共收到30個政府部門提出的服務需求,70項資訊科技界的技術方案。實驗室面積約2,000平方呎,目前展示約10項科技應用,他指日後將不斷更新測試設備,及提供概念驗證,計劃11月的首個周末向公眾免費開放。

本港前年及去年分別經歷超強颱風「天鴿」及「山竹」,多區樹木不敵強風倒下。6月開始踏入風季,為加強預防及檢查樹木狀況,樹木管理辦事處總監高韻儀表示,將在樹木管理引用智能傳感技術,在樹幹底部安裝感測器,可收集樹木傾斜角度及方向,以識別具有潛在根部和穩定性問題的樹木,實時監測並將數據傳回系統,有助及時派員到場檢查。

創新實驗室設置的一株裝有感應器、可搖動的模擬樹,以電腦顯示監測其搖動數據。(余俊亮攝)

 

傳送機器人的相關技術將應用於香港海關,料今年9月在機場禁區陸續投入10部機器人使用,可在預設路線上傳送物件,包括免稅物品、送餐服務等。(余俊亮攝)

樹木搖動監測控制台展示。「智慧城市樹木管理計劃」中每棵樹將安置一個感應器,當感應器監測到樹幹底部的傾斜角度超過臨界角度時,系統會實時向指定人員發送提示信號。(余俊亮)

多功能智慧燈柱裝有智能LED路燈,連同鏡頭、智能設備。首批約50個智慧燈柱於今年6月底在觀塘區投入服務。(余俊亮攝)

多功能智慧燈柱的底部設有無線射頻識別視障人士手杖系統,和地理二維碼及無線射頻識別標籤,作定位資訊。對上位置為設備倉,可放置空氣質量監控裝置及藍牙定位裝置,及天氣站。中部的設備倉可放置無線網絡裝置、智慧燈柱訊號傳送設備、藍牙交通探測器及藍牙定位裝置。燈柱頂部則有全景攝影機、氣象感應器、LED路燈及智慧照明管理系統,並預留約1米高度作5G基站安裝。(余俊亮攝)

數碼個人身份(eID)將於2020年年中推出,市民可透過登記數碼個人身份驗證,以便日後在政府、商業機構進行網上交易。(余俊亮攝)

抗機器人方程式技術,可通過行為分析技術,分辨真人輸入及機器人程式衍生的輸入,以防禦有人利用電腦程式自動預訂演唱會門票等公共設施。(余俊亮攝)

城市儀表板的互動圖表和地理資訊地圖,將顯示在「資料一線通」的開放數據,料今年年底推出。(余俊亮攝)

選車流人流高區域樹木安裝感測器

高韻儀透露,由理工大學與賽馬會及政府合作的「智慧城市樹木管理計劃」,將於第三季為8,000棵樹木安裝感測器,範圍以車流、人流較高的市區樹木為主,包含石墻樹、古樹名木等,料需時約一年。

由發展局研發的樹木傳感器,料約2年內推出市場,供私人屋苑及小型地方等使用。發展局副秘書長(工務)林錦平強調,樹木搖動監測控制台並非取代人手檢查,而是作為輔助角色,「如打風後,一些樹木狀況有變,或肉眼看不出,但感測器提供的數據分析,就可以及早通知樹藝師到場檢查。」

圖文參考: 香港01


關聯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