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貿易戰帶動全球產業供應鏈變遷,越南因具貿易優惠及地利發展優勢,成為最獲全球企業關愛的東協國家。對於過去已進軍的台灣企業而言,貿易戰為越南業務帶來起飛契機,但也面臨熱錢湧入造成的缺工缺地、成本競爭加劇等副作用,狀況可謂憂喜參半。
越南憑藉較低勞動力成本、較高貿易開放程度和有利地理位置,成為外人直接投資(FDI)主要目的地,加上近年積極洽簽自由貿易協定(FTA),迄今已有11項生效、覆蓋率逾8成,在整體環境制度具發展條件下,使越南有能力接受各國規畫移遷的產能。
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,越南2019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(GDP)年增6.76%,雖低於去年同期的7.08%近7年同期新高,仍高於2011~2017年同期平均。亞洲開發銀行(ADB)預估,越南今年GDP可望成長6.8%,稱霸東協國家、並高於整體平均的成長4.8%。
而截至1月,對越南累計投資前4大外資依序為南韓、日本、新加坡、台灣,但中國大陸去年起已成為強勢新進者。今年上半年FDI共184.7億美元,前5大依序為香港53億美元、南韓27.3億美元、中國大陸22.9億美元、新加坡22億美元、日本19.5億美元。
越南為台商最早進軍布局的國家之一,目前以位於北越的首都河內及南越的胡志明市、平陽省最吸引外資投資。在貿易戰衝突升溫下,提前進駐布局的台商及在地業者笑擁先機優勢,卻也感受到投資熱錢湧入下造成的缺工缺地、薪資及地價飆漲等壓力。
平陽省在台商過去提前進駐布局下,成為越南家具製造業集中地。身為華裔越商的新日木業公司董事長霍沛權表示,公司3年前完成平陽二廠建置,人才培育完成後恰好趕上此波貿易戰轉單潮,帶動年營收成長動能自先前的40~50%提升至70~80%。
但霍沛權也指出,隨著中國大陸廠商紛紛轉向平陽購地設廠,近2年土地價格「漲得非常離譜」,每平方公尺地價自去年初70~80美元跳增至110美元,同時,需求提升亦使招工更為困難,得開出較預期高2成的薪水才能找到人,目前仍缺工200多人,壓縮獲利空間。
此外,越南當局策略性將工業製造業推進至其他省分,規畫在北、中、南越設立3個經濟特區,並積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。但包括機場、碼頭、鐵路、公路等整體基礎設施仍嫌不足、交通易壅塞,使企業欲轉進越南布局,除了考量缺工問題外,亦需物流運輸等問題。
經濟部次長王美花日前出席論壇時示警,指出越南已開始出現缺工、缺地等問題,認為台商除非在越南已有土地,否則應考慮選擇其他東協國家。同時,建議可前往具產業群聚效應的地區投資,或號召台灣上下游業者共同到當地形成產業聚落。
事實上,越南政府每年均調漲基本薪資,去年6.5%、今年5.3%,明年則預計為5.5%,但實際漲幅遠高於規定。王美花對此提醒,企業將產能遷移至其他地區,亦需注意提升自動化設備,提前因應未來勞力飽和、缺工等成本壓力挑戰。
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也指出,越南為美國第6大貿易逆差國,隨著雙方今年貿易逆差快速增加,示警可能成為下一個遭美國盯上的制裁對象,建議台商轉進越南時「不要把雞蛋全放進去」,仍須注意風險分散。
圖文參考:中時電子報